问:塑造一个“世界级旅游目的地”,在实施路径上,需要做哪些工作呢?
贾:我建议可以开展“十大行动”:
1、推进消费惠民便民措施:
推动国有景区门票降价,落实景区门票减免、景区免费开放日等政策。不断推出重大优惠政策,吸引游客到访旅游。切实通过让利、普惠等方式,来吸引游客的参与体验,不断做大做强市场蛋糕。实施淡季景区免门票制度,充分借鉴成功经验,以大手笔吸引客流。
2、推动文旅消费试点示范:
在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、试点城市的经验模式基础上,继续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,支持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,创建一批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,推动疫后文化和旅游消费振兴。
3、加强高等级的景区建设:
探索景区所有权、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改革,大力推进旅游景区(点)企业化经营、市场化运作,催生一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实体和市场主体。
4、发展假日经济和夜经济:
落实带薪休假制度,鼓励单位与职工(机关工作人员按有关规定执行)结合工作安排和个人需要分段灵活安排带薪年休假、错峰休假。支持多个项目积极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.
5、加强国际市场营销推广:
融入国际市场大循环,巩固港澳台地区、日本、美国、韩国、英国、法国、德国等主要客源市场,提升马来西亚、澳大利亚、加拿大、新加坡、意大利等重点客源市场,积极拓展其他区域客源市场,加快振兴入境旅游。
6、实施智慧文旅天眼工程:
加强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智慧旅游服务水平,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实现 5G 信号全覆盖,4A 级及以上旅游景区、旅游度假区达到国家智慧景区标准,分时预约、流量监控、智能导服等功能不断完善。创建一批智慧旅游城市、镇村、景区、企业,支持集散中心、服务中心、旅游营地、旅游停车场、旅游厕所、旅游解说体系智慧化改造。
7、丰富文旅消费业态产品:
加快培育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动漫游戏、数字创意、电子竞技、网络娱乐、数字阅读等新兴文化消费业态,发展基于 5G、超高清、增强现实、虚拟现实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内容。
8、开展乡村旅游振兴行动:
大力发展乡村民宿,深入实施旅行社“送客入村”奖励计划,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推出乡村旅游“吃住行游购娱”或“一日游”线路消费套餐等系列线上线下特色消费产品,刺激乡村旅游消费增长。
9、优化文旅消费场景环境:
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休闲驿站,加快 A 级景区通景公路建设,设置一批自驾、自助便民旅游服务点。重点设置高速公路、城际公路、城市道路通往 3A 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的交通引导标识,城市公共场所标识,游客集散(服务)中心标识,旅游景区导览标识、解说系统及停车场、餐饮、厕所、急救等服务设施标识等。
10、科技与城市传播的融合:
科技创新已经是决定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,将来所有的城市都将是科创城市,通过相关的营销和传播行为与平台,实现全球化资源配置。
问:“世界级旅游目的地”必须国际化,这个“国际化”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可以进行突破呢?
贾:我认为应该 5 个方面:国际机构、协会组织、营销推广、重大节庆、城市互动进行合作。
1、国际机构合作
全力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(粮农组织)、国际民用航空组织(民航组织)、国际农业发展基金(农发基金)、国际劳工组织 (劳工组织)、国际海事组织(海事组织)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基金组织)、国际电信联盟(电信联盟)、联合国教育、科学及文化组织(教科文组织)、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(工发组织)、万国邮政联盟 、世界银行集团、世界卫生组织(世卫组织)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(知识产权组织)、世界气象组织(气象组织)、世界旅游组织等联合国 15 个专门机构形成合作关系。
2、国际协会落地
结合成功的华人组织,比如世界华人等全球性社团组织合作。利用 600 万遍布 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会员,团结各领域(商业、书画、文化、医学、武术、动漫、音乐等)名人一起为城市宣传。
3、国际推广执行
国际传播必须具备全球思维,要采用国际化表达方式,进行国际化推广。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,也要讲好世界的故事,切实做到“联接中外,沟通世界”,搭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。
最近举办的世界媒体峰会(World Media Summit)是由世界知名媒体机构倡议发起的交流平台,其主席团成员机构包括新闻集团、美联社、路透社、新华社、俄塔社、共同社、英国广播公司、时代华纳特纳广播集团、谷歌、半岛媒体集团、纽约时报公司、美国全国广播公司、南非米瑞德集团、印度教徒报公司和巴西圣保罗页报报业集团。2021 年 11月 22 日,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四届世界媒体峰会致贺信。另外利用中新社的全球华文媒体联盟也是个传播的捷径。
4、国际节庆设立
在信息化时代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,城市节庆国际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。同时,城市节庆的国际化,是节庆活动档次的表现,也是节庆活动效益的需要。城市节庆要尽可能办成国际性的盛会。2004 年第 15 届上海国际旅游节,提出了“世界的节日”这个主题,加快了上海国际旅游节跻身世界著名节庆行列的步伐。
5、国际城市互动
与世界一线城市建立姐妹城市等或者定期城市对话。世界一线城市指的是在全球政治、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辐射带动能力的大都市,主要体现在城市发展水平、综合经济实力、辐射带动能力、对人才吸引力、信息交流能力、国际竞争力、科技创新能力、交通通达能力等各个层面。世界一线城市在生产、服务、金融、创新、流通等全球活动中起到引领和辐射等主导功能,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当代世界城市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。
问:“无社交不营销”,2020 年 10 月,全球总人口数量从 77.5 亿增长至 78.1亿,移动设备用户从 51.9 亿增长至 52 亿,互联网用户从 45.4 亿增长至 46.6 亿,社交媒体用户从 38 亿增长至 41.4 亿。如何利用新变化进行海外营销?
贾:当社交媒体在全球人口的渗透率达到 53%的时候,我们要做:
1、和主流社交平台合作。
Facebook 旗下应用及平台在全球各地拥有逾 35 亿月活跃用户, 同时有逾 2 亿的商家正在利用 Facebook 及其工具推广业务。第二是 Youtube,第三是 Facebook Messenger。
Tik Tok 是当下发展极为迅速的社交平台。2021 上半年,Tik Tok 成为了全球下载量和应用内购收入较高的非游戏应用之一,获得了近 3.83 亿次的下载,用户支出高达9.19 亿美元。
2、按当地受众习惯布局。
Facebook WhatsApp 上线商店功能铺;TikTok 与 Shopify 合作在应用内推出商店选项卡;Twitter 为开通“专业资料”和“超级关注”功能的主页提供商店和购买功能……都值得研究和探讨。
3 强调内容趣味和互动。
近五年内与“设计”、“创新”、“奢华感”三个因素相关的推文量占比分别为 83%、56%、83%。这也反应了用户对内容方面的喜好,强调设计、 创新等内容更容易获得用户喜爱。
4、制作本地精美短视频。
Facebook 将 Instagram 新的短视频功能“Reels”引入主程序;YouTube 推出短视频功能“Shorts”,但因为风俗习惯不同,这个制作建议本地化运营,避免不必要的麻烦。
5、推出各类网红人物群。
网红靠“特色人设”打动人,但网红也是“国国有别”,美国、英国受众偏爱音乐及游戏类网红;日本受众喜欢搞笑类节目网红;韩国受众喜好的网红以本国文化、流行明星为主;中国美食类网红最受海外观众欢迎。网红一方面就是“借船出海”,使用现有的国际网红进行传播。另一方面积极打造“中国网红”,团结一切能够发声的海外华人群体、对华友好人士,包括海外华文媒体、中国媒体驻外记者、中国企业驻外员工和外籍员工、中国在海外留学生群体和海外来华留学生群体等,打造“中国网红”是发挥网红影响力的关键因素。
问:海外非常注重节庆营销,哪些节假日可以进行有成效的营销?
贾:有几个节日一定把握好商机:
1 月 1 日 ,跨年,全球大狂欢的节日。
2 月 1 日 春节
2 月 14 日 情人节
3 月 8 日 国际妇女节
4 月 1 日 愚人节
4 月 17 日 复活节
5 月 1 日 劳动节
5 月 8 日 母亲节
6 月 19 日 父亲节
10 月 31 日 万圣节前夜
11 月 24 日 感恩节
11 月 25 日 黑色星期五
11 月 28 日 网络星期一
12 月 25 日 圣诞节等
问:建造“世界级旅游目的地”,除了品牌宣传,对城市还有什么其它的作用?
贾:其实建造“世界级旅游目的地”的同时,我们更是建造中国共同富裕示范区。
推进共同富裕事业最核心的是要逐步解决地区差距、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,其中,解决地区差距、城乡差距问题的抓手在于缩小产业发展差距,利用国际化的思维,带动全球的资源进入中国城市群,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。
总之,建设“世界级旅游目的地”的奋斗目标不只是一个牌子,而是通过创建,找到一个城市深刻变革的新途径,不只是我们走向世界,也要让世界走向我们。